“在家门口就找到了工作,不用去远地方打工,可以照顾到家人,工资待遇各方面都不错。”对于能在米墅稻田野舍工作,三坑镇布坑村村民丘国秋十分知足。
丘国秋工作的米墅稻田野舍,总投资2600多万元,占地80亩,是三坑镇通过盘活闲置土地资源,采取招商引资、租赁房屋的形式引进的企业,于2018年12月正式营业。
近年来,三坑镇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农村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基础性工程来抓,镇党委带头通过盘活资产、打造商品、入股借力等方式,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铺平路子、扶稳梯子、开好方子,不断深化“党社联建”模式,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为实现“村村有产业、集体有收益、群众得实惠”的多方共赢局面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铺平路子,沉睡资产变身发展资本
三坑镇湴崀村因地制宜发展“农光互补”项目,在不改变土地性质的情况下,将太阳能光伏组件铺设在农作物之上,形成“上面发电、下面种植、科学开发、综合利用”的“农光互补”建设模式,以光伏+特色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方式,平均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8万元以上,带动群众每年增收80万元,在壮大村集体收入的同时,带动群众就近就业增收,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的“双赢之路”,助力乡村振兴增“光”添彩。
“一地多用、立体开发、循环发展、多方共赢”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关键。湴崀村农业光伏产业项目的实施,也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序衔接提供了强力支撑,不断增强村级组织“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湴崀村“农光互补”项目现场
扶稳梯子,初级农产品变身特色商品
挂牌在邱氏水产的清远市三农科技服务站(金鱼站)是清新区首个三农科技服务站,短尾狮、丰虎纹狮和黑白宽尾鎏金这3个金鱼品种都是邱氏水产的“种子选手”,其中新育成品种——黑白宽尾鎏金,因为配色在市场上非常罕见,单条售价可达1000元以上,部分高品质金鱼的单价更是超过5000元。三坑镇发展村集体经济与邱氏水产扩大养殖规模的规划不谋而合。因此,在镇党委牵头下,邱氏水产与各村委会合作养殖金鱼这一运营方式应运而生,预计落地为邱氏水产金鱼养殖示范项目。该项目目前在竹楼村委会试点成功,今年预计投入200万元进行第一期投资,可为竹楼村集体增长年收入5万余元。
邱氏水产金鱼养殖一期主要建设智能化育苗车间、精品金鱼养殖示范基地,并引进优质金鱼亲鱼,进一步带动竹楼村委会金鱼养殖示范点建设,通过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及协助销售,带动更多农户养殖金鱼,打造成清新区休闲农业科普研学示范基地,实现农业和旅游业的共同发展,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高质量发展,促进三坑镇休闲农业发展,助力清新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邱氏水产选苗现场
开好方子,村民农户变身持资股东
“现在我们村民不仅有土地租金,还有入股分红,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布坑村党支部书记伍汝平谈起近年来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十分感慨。
位于布坑岗边村的米墅稻田野舍民宿是三坑镇推动村集体经济壮大提质的重点项目,在此之前,这里还是一条废弃近15年的空心村,在党组织的统领下,采用集中统一供应和管理温泉水、搭建行业交流平台的形式,探索出“组织+工商资本+村集体”的新发展模式,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将原先单一的物业租赁转变成入股分红,实现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约20万元/年;提供80多个就业岗位,村民工资收入每月可达4000元以上;带动周边村民销售农产品、开农家乐、开民宿,每年创造经济价值约2000万元,将建设“特色温泉康养+”全域旅游特色小镇这张蓝图一绘到底。
米墅稻田野舍民宿
党建引领风帆劲,集体经济别样红。三坑镇不断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做法,坚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找准基层党建与集体经济的结合点,通过实现三个转变,解决好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成果共享问题,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结出累累硕果。